小心有坑!面对“种草”信息,七成消费者冲动下单
“种草”是种草网络流行语 指给潜在的消费者 推荐特定的商品或服务促其购买 类似于“推荐”“分享” 为了解“种草”消费现状 日前 贵州省消费者协会 开展了“种草”消费调查 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37份 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“种草”消费人群集中在25岁以上 占比88.91% 调查显示 月收入在3000以上人群 更容易接触“种草”消费 月收入或者生活费在5000元以上的受访者有389人,占比37.51%; 3000元至5000元的小心信息下单受访者有342人,占比32.98%; 2000元至3000元的有坑鄂尔多斯市某某美容美发设备有限公司受访者有156人,占比15.04%; 1000元至2000元的面对受访者有94人,占比9.06%; 不足1000元的成消冲动受访者有56人,占比5.4%。种草 调查显示 “种草”信息很容易通过 消费者日常消费模式进行传播 受访者通过抖音、小心信息下单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接收到的有坑“种草”信息最多,占比66.35%; 通过淘宝、面对京东、成消冲动拼多多等购物类APP接收到的种草“种草”信息次之,占比54.48%; 通过百度、小心信息下单夸克等搜索引擎接收到“种草”信息的有坑鄂尔多斯市某某美容美发设备有限公司占比35.78%; 通过小红书等种草平台接收“种草”信息的占比35.2%。 调查结果显示 服装鞋包类被购买的面对次数最多 “种草”消费中,服装鞋包类消费排第一,成消冲动占比62.97%; 餐饮住宿类消费排第二,占比48.31%; 护肤化妆品类消费排第三,占比36.35%; 其他依次是文化娱乐类、其他类和旅游出行类。 调查结果显示 超五成受访者感觉 消费习惯到被大数据捕捉 51.11%受访者的消费习惯被大数据捕捉,被精准推荐商品或服务; 25.94%的受访者能快速获取商品或服务信息; 15.81%的受访者收到过网络平台自动推送的消费信息; 7.14%的受访者收到过明星或网红对商品所做的推荐信息。 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八成消费者遇到过虚假宣传 只有19.38%的受访者 从未遇到过虚假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 面对“种草”信息 69.14%的受访者 出现过冲动消费情况 2023年5月1日实施的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》第九条规定,通过知识介绍、体验分享、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,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,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“广告”字样。 调查结果显示 50.34%的受访者 没有主动识别广告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 当购买的商品或服务货不对板时 半数以上受访者 会选择与实际消费的商家协商 58.15%的受访者选择与商家进行协商; 17.94%的受访者会向“种草”发布平台进行反映; 17.55%的受访者会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; 6.36%的受访者会将“种草”发布者列为投诉对象。 建议:从根源上控制虚假“种草”行为 贵州省消协 根据此次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 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💻网络平台应对发布内容“把好第一关”,切实履行主体经营监管责任,从制度建立、账号管理、内容审核、违规治理等方面立规立约,从根源上有效控制博主虚假“种草”行为。对于构成商业广告的“种草”行为,应提示“种草”者及相关方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,明示“广告”标识。对违规发布虚假信息、垃圾营销等内容的账号严格处理。 👮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平台“种草”消费的监管,对虚假“种草”行为实施重罚,形成有效震慑。研究并制定“种草”式广告的甄别定性标准,明确“好物分享”与“软文营销”的法律边界,制定相关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。对于被判定为商业广告的营销行为,严格按照《广告法》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》等法律法规进行监管。 👦消费者应提高对虚假“种草”的辨别能力,不要轻信网红“种草”推荐的产品或服务。一旦购买到不合格产品或发现经营者有虚假宣传行为,及时向网络平台反映或者向相关部门投诉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联合国报告:7月上万名加沙儿童因严重营养不良住院
- 驱蚊止痒别踩坑!风油精、花露水不安全,科学防蚊这样做
- 美财长贝森特:将敦促欧洲效仿对俄罗斯实施二次制裁
-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贪腐案听证会将推迟至9月初
- 做好同城教育IP的回报有多大?
- “三伏天” 夏日黄金减肥期
- 日本专家:石破内阁支持率走低 执政联盟选情严峻
- 每个很乖的“东亚小孩”,都应该读读这本书
- 武打明星张晋,差点猝死!
- 伊朗外长:伊朗没有停止铀浓缩项目
- 2025高考录取:临床类投档分全面下降,大湾区大学直逼中山大学
- “三伏天” 夏日黄金减肥期
- 巴西财政部长:巴美关税谈判陷入僵局
- 正式入伏,三伏天会更热吗?专家解答→
- 泽连斯基:乌克兰代表正在准备与俄方进行新一轮谈判
- 中山大学零容忍,取消133名高考生录取资格,什么是综合评价?
- 叙利亚西北部发生爆炸 至少4人死亡5人受伤
-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注销2家单位会员资格
- 爬山避暑,这些“技能点”请查收
- 家里太多“吧唧”致女孩中毒就医?这些“隐形毒物”你家可能也有
- 搜索
-